一、拟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情况及务实举措
(一)拟支持的重点“小巨人”企业总体情况
我市拟第一批支持的重点“小巨人”企业共有2家,分别为杜肯索斯(武汉)空气分布系统有限公司和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均为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杜肯索斯(武汉)空气分布系统有限公司
杜肯索斯是一家依托风管产品为全球客户提供从设计、产品研发生产、安装调试等全过程的个性化、定制化的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的公司,连续多年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在科技创新、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大幅领先于其他同类型企业。
杜肯索斯是业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高大空”、“大温差变风量”、“恒温恒湿洁净”等三大专业实验室的企业,将实验室作为行业合作的窗口和新技术科研成果的试验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引领和促进行业快速发展。与上下游原辅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提供支持或协同研发,提升原辅料品质,打破行业技术壁垒,完善产业链,构建生态圈。
杜肯索斯主要产品有复合橡塑风管和纤维织物风管两大类,其中复合橡塑风管是全球首创,并于行业内第一家面向全球市场推广的企业。该风管系统将方案化个性定制、模块化安装、工业化制造、集成总承包等各种优势集于一身,填补国际国内空白,通过标准制定、专利保护、检测认证等方式,已得到行业内普遍认可,在细分领域掌握绝对话语权。
2.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华工法利莱是国内最早致力于大功率激光应用设备开发的激光设备系统制造商,主营高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装备及智能产线的研发、生产、销售,专注细分领域20余年,积极布局智能制造关键产品及解决方案。
华工法利莱自主研发的“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打破国外40多年垄断,实现汽车制造领域中激光焊接工艺国产化,进一步为中国制造补短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评价此项目为产业补链强链发挥重要作用;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制的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获2018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打破国外垄断。
华工法利莱属于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中游环节,客户群体遍布军工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工业、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钣金加工、石油管材、轨道交通等支柱型行业。该公司主营产品近三年市场占有率高达80%,位居国内行业领域第一,且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家掌握激光非穿透精密切割技术与装备的企业之一。
(二)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措施
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扶持力度,结合鄂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深化“双千”工程,做好市直各部门协同配合,开展精准对接,切实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聚焦智能制造,特别是“补短板”、“填空白”领域,依托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创新发展联动轴,培养出具有较强国家竞争力的智能产业,加强与我市及武汉等周边高校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对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强化技术攻关。围绕工信部年度产业链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明确发展重点、明晰发展思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推动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供应链互通的融通创新产业生态。
二、重点“小巨人”企业分年度预期目标和取得成效
(一)杜肯索斯(武汉)空气分布系统有限公司
实施期满1年预期目标:按照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结合行业发展理念,重点开展复合橡塑柔性风管在多个行业的应用研发,同时进一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包括“柔性风管环保复合技术”、“风管BIM技术”、“风管快速安装技术”等。
取得成效:通过自主创新和协同研发,替代传统风管,实现零的突破,填补国内空白,带领行业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
实施期满2年预期目标:加大智能化技改的投资,对车间现有设备设施进行智能化技改升级,全面建设智能化、规模化车间,推进物联网和机器人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建设智能化的实验室,满足智能化研发的需要,为精益柔性制造奠定基础和提供支撑。推进风管信息化BIM建设,推进从客户到设计院的风管BIM软件开发和应用测试,数据源交互实现无缝对接。
取得成效:基于IPD管理模式,打造成专业的集成平台,通过信息化系统搭建创新与研发平台,以客户和项目需求拉动研发创新,打通以顾客、供应商等上下游的数据信息渠道,以全产业链发展拉动企业研发创新。
(二)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实施期满1年预期目标:新建1座2.5万平方米激光装备自动化生产线厂房,改造1座智能工厂1万平方米,共计3.5万平方米。建立智能激光切割开发平台、可靠性测试平台,新建2套平台和1条激光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年产智能激光切割装备500(套)生产线能力,质量水平总体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40%以上。
取得成效:实现设备联网,借助互联网来对设备进行监控及维护;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设备能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合理规划生产计划及任务,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管理;将智能管理系统应用到客户的产线中,通过与企业主流的管理系统对接,实现车间级的生产管理(MES);将智能管理系统与公司的ERP对接,将标准切割产品线的生产纳入系统管理。
实施期满2年预期目标:完成创新研发项目LASERFINE526三维五轴激光打孔机,实现填补国内的空白领域。
取得成效:实现国产替代进口,健全国内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产业链,形成完整国产化产业链,增补国内产业链“短板”,满足国家军工行业的战略需要并填补国内空白。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制度机制。根据《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财建〔2021〕2号)和《省财政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鄂财产发〔2021〕11号)文件精神,制定鄂州市推荐企业分年度实施工作方案,明确跟踪推进、激励约束、检查监管、督导考核等内容,抓好关键环节、做到精准监督,确保中央直达资金落地见效。
(二)资金管理使用。我市将按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企〔2012〕96号)要求,及时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并拨付到位。建立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绩效评价制度,及时公开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和执行信息,对发现违规使用资金的问题,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规定进行处理。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在企业培育、创新发展、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
(三)明确任务分工。市经信局中小企业发展科负责确定专项资金年度支持重点,对推荐企业开展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督促企业报送工作进展情况、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和实施成效等动态信息,并根据监督管理、信息报送和绩效情况等提出后续年度财政资金安排建议;市财政局产业发展科负责专项资金的拨付,会同市经信局制定资金分配方案,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鄂州市财政局 鄂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3月4日